兩會前夕,讀懂新三板密集采訪50位學者、投資機構、業內人士,公司代表。請嘉賓為新三板改革建言獻策,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。
高霖,盛世景集團總裁助理、股權投資決策委員會輪值主任。盛世景資產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產業鏈的資產管理機構,核心業務包括私募股權、新三板投資、產業并購、策略投資、戰略收購。
本文為50人建言新三板改革第十篇。在此,讀懂新三板向社會廣泛征集對于改革和發展新三板各種建言,歡迎有識之士不吝賜教。請在后臺留言,讀懂君會與您聯系。
“融資功能在逐漸弱化,投資也越來越難,這就是新三板的現狀。”
盛世景集團高霖認為這一現象的癥結在于,退出難。“無法退出,新三板就難以成為一個完整、獨立的市場。”機構無法退出,后續資金投資新三板的意愿降低,自然會導致企業融資困難。
不少優質企業紛紛離開新三板。公開數據顯示,2017年全年共709家企業正式從新三板摘牌,其中600多家企業是主動摘牌。
對此,高霖提出三點建議:一是在交易制度改革之后,進一步推出精細化分層;二是降低投資者門檻,把活水引進來;三是上下各種政策配套要協調統一。
以下整理自高霖口述。
/ 01 / 無法退出,新三板就難以成為一個完整、獨立的市場
融資功能在逐漸弱化,投資也越來越難,這就是新三板的現狀。歸根結底是因為退出難。
新三板是一個完整、獨立的市場嗎?至少目前,我們還不能這樣說。所謂完整的市場,就是投資者既可以在這里投資,也可以在這里退出,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市場,才會吸引一批市場參與者。
現在新三板主要的退出途徑之一是“轉IPO”,但“轉IPO”并不是一個從三板退出的成熟機制。很多企業選擇先從新三板退市,再去申請IPO,但相對于一萬多家掛牌企業而言,這個比例還是相對低。
所以我認為,新三板尚未成為完整、獨立的市場,仍在完善的路上,尚需持續的努力。
我們最開始對新三板的期待,是它能夠成為一個具有流通性的市場,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抱著類似于二級市場買股票的心態去做投資:參考公開資料進行投資決策,低價買入、高價賣出。
但現在的新三板市場,難以滿足機構的退出需求。同時,即使我們知道企業有公開信息,也需要派團隊去現場盡調。這兩點使得新三板投資與傳統的PE投資并沒有本質區別。作為投資方,我認為投資新三板標的的效率較傳統PE的效率本質上并沒有提升。
目前有兩個問題,一是信息披露的質量不能令人滿意,監管層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;二是流動性遠遠不夠,沒有體系化、規模化的資金持續投資新三板。
/ 02 / 新三板是資本市場的改革試驗田,對虧損企業要有耐心
目前體系化、規?;馁Y金投資新三板的意愿較低,很多企業融資困難。
這就需要監管層給大家創造一個完整閉環,大家才愿意把錢投進來。現在這個邏輯本身不完整,關鍵在于退出難。每個人都知道新三板很難退,就造成投資者少,最終的結果就是新三板企業融資困難。
除了退出難之外,現在新三板的監管規則也過于嚴苛,對于某些發現的問題,采用的是“一刀切”。我認為新三板市場需要有一個包容度高的環境。
如果因為行業中個別企業的所作所為不符合監管層的政策導向,就把整個新三板市場某些板塊集體限制甚至扼殺,這樣的做法是欠妥當的。合理的做法應該是整頓治理,對大家進行一個政策的宣導。
我們認為新三板是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、高成長企業的發源地、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選秀池,對于那些暫時虧損的企業要給予耐心。
我們投資一個企業,最應該關注的是它的成長性,而不是要它一定要上創業板,或者中小板。就像亞馬遜,雖然上市20年來絕大部分時間處于虧損狀態,但依然受到了華爾街的熱烈追捧,而它也終于實現扭虧為盈,回報了投資人多年的信任。
新三板市場有沒有能力孕育未來的BAT,其實就是看新三板市場對虧損企業的態度。
中國有沒有誕生偉大的企業?答案是肯定的。
騰訊最大的投資人是南非MIH基金,阿里最大的投資人是軟銀……共性就是,這些中國最優秀的企業、最好的企業家,我們中國自己沒投,為什么?原因之一在于它們不適應當前A股的上市制度,按照A股的上市標準,它們無法上市,何談退出。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邏輯。
所以,我們要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,而不是唯利潤論。
/ 03 / 期待推出精細化分層、降低投資者門檻
新三板目前最重要的問題,就是退出問題。退出難已經造成了很大的影響:
1. 導致優秀掛牌企業流失;
2. 導致投資機構不敢大規模布局;
3. 優秀企業在新三板掛牌的熱情漸冷;
而且,今年馬上還將有很慘烈的現象。新三板的私募融資高潮是在2015年,正常情況下,很多在2017年下半年就已經到期。在那樣的市場環境下,不少機構會選擇延期。
但是通常情況下,延期最多延一年。根據目前的新三板市場情況,相信大部分機構會選擇退出,我們認為2018年下半年會殺出一波“帶血的籌碼”。
但我們還是會堅持布局新三板。
首先,我們認為新三板畢竟是一個有公開信息的市場,創新層企業的財務信息在持續優化,標準也在提高,我們認為未來披露的信息質量會越來越高、越來越有保障。
第二,雖然新三板優秀企業在減少,但是企業的平均質量較未掛牌的企業要高一些。
第三,我們對政策調整有信心,我個人不認為新三板會倒退,雖道阻且長,但新三板還是會向前走,因為這是一個有潛在活力的市場。
我們期待在本次制度改革之后,監管層會比較快地推出精細化分層,這樣可進一步落實差異化政策;期待能夠在增量上調整,降低投資者門檻,把活水引進來,真正實現買者自負;期待上下各種政策配套協調統一,避免走一步退兩步的情況發生。
原文鏈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s_5yAD0OI8YUaeu6v6O7lg